几个合伙人在一起讨论半小时就要出投资决策,最好1-2周就搞定一个项目。” “20年的线下路演,几乎全是消费品的BP,一个东北大姐,做黄桃罐头的品牌叫「黄小仙」,在现场极其激动,放言要三年融资百亿,五年上市。路演结束我们要走的时候,大把投资人把她团团围住。” “2021的新消费投资太热了,一些案例完全背离了常识和行业本质,受追捧的程度,如今回头看,都觉得被人下了‘蛊’。为了早一步抢到份额,投资人都在缩短决策时间。不少投资机构为了提前卡位,不得不推高品牌估值。” 资本热,创业者就不理性。一年拿到5轮融资,估值翻了上百倍,开启了品牌发展的3倍速,也造就了无数的“神话故事”。 2020年,所有的荒诞和戏剧被推上顶峰。 和府捞面单轮融资8亿元,刷新连锁面馆的最高融资纪录;一个东北大米杂。 粮品牌十月稻田,单轮融资高达14.5亿元;上海本土咖啡品牌Manner,五个月内连融三轮;中式点心品牌茉墨点心局融资成谜,据传估值有50亿元;一个炸串项目就能3个月内融两轮,拿下近亿元融资。 每一个细分赛道都诞生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品牌,并快速从红海变成蓝海,正应了那句“所有消 手机号码数据 费品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”。 据不完全统计,2020年全年,新消费品牌投融资事件为286起,投融资金额450亿美元,2021年,国内新消费行业共发生826起融资交易事件,融资金额达到831亿元。 仿佛过去二十年没干成的事,在一夜之间,国货就能站起来了。完美日记在线下开启了一家又一家品牌店,花西国外,文和友的排队。 机上排了几万桌,排了三个小时队依旧买不到一杯喜茶的芝芝莓莓。 2020年12月11日,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敲钟时,身边并没有站着他的老婆,而是和Molly、Demo、Labubu这三个亲儿子一起,敲响了港交所的大门。当年市值最高的独角兽,就以这样的形式,将新消费品牌上市顶上热潮。 ▲图源抖音博主 一个个鲜活的名字,共同构成了中国新消费行业最辉煌的时代,同时,也是一个充满争议和不解的时代。 造成这样“混乱”的局面,“幕后推手”可不止资本。 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,微信、B站、刷知乎,新媒体的崛起直接带动了新消费的浪潮。这可能是所有讨论“新”在哪的归因里,最接近真相的一个。 全民种草的时代,新消费牢牢把握流量密码。 淘系一直是新消费品牌的重要盟友,在淘系发家的“淘系品牌”一度成为三。
|